12月30日,元旦假期首日,上午8时35分,C1893次列车从新开通运营的广州白云站发出,开往汕头南站,全程不到2.5小时。就在假期前夕,铁路组团“上新”,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铁路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12月26日,珠机城际二期启动联调联试动态验收,深圳至南宁高铁、广州至河源高铁机场段开工;12月28日上午,龙龙高铁武平至梅州段梅江特大桥开工建设,标志着龙龙高铁武平至梅州段建设序幕拉开……

  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而随着“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成型,粤港澳大湾区也在不断“成长”。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广东正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努力实现人享其行、货畅其流,更好引领支撑保障广东高质量发展。

  枢纽“上新”

  “木棉”绽放激发城市新活力

  从空中俯瞰,木棉造型的广州白云站的片片“花瓣”绚丽绽放。自开通运营以来,不断有市民前往参观“打卡”。“听说广州白云站科技感十足,我们特意过来看看,体验一下。”广州市民肖峰特意带着小朋友来广场参观拍照。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提升交通、做强枢纽向来被视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先行官”。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强大的枢纽功能一直是广州的独特禀赋,也是城市繁荣兴旺的自带“基因”。广州白云站“登上舞台”,功能更优化、分工更合理,对于扩容城市交通承载力、支撑和引导广州多中心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就城市铁路枢纽体系建设而言,在广州白云站之前,广州市内已拥有广州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广州北站“三主一辅”的铁路客运枢纽,铁路网通达性、覆盖面已初具规模。广州白云站的建设,实际上是为了盘活整个广州铁路枢纽的客站运能和布局。随着后期广州站、广州东站改造完成,未来“高铁进城”的建设进程将快速推进,进一步破解广州铁路枢纽运能瓶颈,广州白云站将与广州站、广州东站共同形成“三位一体”紧密联动的中心城区组合枢纽,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布局,形成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进一步增强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辐射力、影响力。

  “城市配套设施环绕于站房四周,高架候车厅南北两侧布置‘呼吸广场’,平时为城市多功能公共空间,春运、暑运等高峰期可扩容为临时候车场所。”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广州白云站设计负责人黄波说,广州白云站“站城融合”理念打破了原先固有的火车站概念,成为一个全新城市空间。

  12月29日,广州白云站TOD招商引企活动举行,12家战略合作伙伴签约落户周边商业广场,签约面积超4.5万平方米,并引入洲际酒店。“地下轨道路网发达,地上都市繁华热闹,你感受不到自己是在一个车站里。”黄波说。

  以枢纽建设撬动片区城市更新、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功能品质,广州白云站的开通运营,将对推动广州城市更新、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意味着广东再添一个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让旅客出行体验越来越好,城市间越走越近,越融越通。

  动脉加速

  搭建区域协调发展“快速路”

  在广汕高铁开通后,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也在近日开通,至此,从汕头南站至汕尾、广州东、深圳北站最快时长分别为36分钟、113分钟、109分钟,广州至粤东地区通行时间大大缩短,助力粤东地区深度“融湾”,也将加强潮汕地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曾经,广深与潮汕地区之间依靠一条厦深铁路连接,时速只有250公里,节假日经常“一票难求”。建设运营广汕、汕汕两条高铁,是全省人民特别是沿线群众的热切期盼。

  “这个元旦我就买到了回家的高铁票,比以前乘坐厦深线动车更快了!”12月29日晚,在广州黄埔工作的汕头人辛先生,下班后便直奔车站,还专门拍了一张列车时速的照片发到朋友圈。

  以路网为纽带,以枢纽为支点,广汕高铁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搭建起一条“快速路”,广州都市圈牵手汕潮揭都市圈迈入“350时代”。潮汕地区制造业较多,打造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需要吸引人才、资本等要素,挖掘和释放科技创新能力。快捷的交通连接可以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高效流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互补、联动。日益压缩的时空距离,将同步缩短经济距离,激发粤东城市发展新动能。

  粤东地区的文旅市场有望再添“一把火”。“广汕高铁和汕汕高铁开通后马上迎来元旦假期,接下来还有春节,汕头、汕尾等城市预料会火爆‘出圈’。”广东省高铁经济研究学者、广铁集团党校副教授金一兵认为,明年春节汕尾汕头这种宜居宜游宜业的滨海城市或将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加快建设。截至11月底,已建成投产3.61万公里,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汕汕高铁与广汕高铁、漳汕高铁、福厦漳高铁、温福高铁、甬台温高铁共同构成国家东南沿海高铁通道的甬广高铁,途经广东、福建、浙江三省15个城市,打通大湾区经粤东、海西经济区直达长三角的通道,沿线地市通过时速350公里高铁连成一体。

  “交通大动脉的打通,可以更好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助力粤东革命老区‘融湾’,也会让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更加紧密,实现东部沿海经济带联动发展。”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说。

  路网织密

  支撑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发展

  12月19日,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累计掘进超7公里;12月24日,广湛高铁项目首座牵引变电所成功封顶;12月25日,广湛高铁机场段跨西昌路特大桥72米连续梁27号墩0号块顺利完成浇筑……“轨道上的大湾区”逐渐“生长”,犹如一条条坚实的钢铁骨架,支撑着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发展。

  高铁让大湾区变得更“小”。

  广铁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东省内高铁营业里程已达2838公里,从广州南站出发,17分钟可达东莞、37分钟可达深圳、48分钟可达香港,1小时内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

  来自香港的旅客冯女士说:“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要坐高铁往返于广州与香港,车上服务不错,速度也很快。”

  “从福田站到香港西九龙站,十几分钟就到了,椅子还没坐热。买一杯咖啡,可能冰还没有融化,我们就到了。”深圳旅客刘先生说。

  大湾区内的出行越来越便捷。“根据三大运营商手机信号,广州南站实时旅客数量有7359人;根据12306系统列车班次,未来1小时将有22趟列车到达、35趟列车发出。”指挥中心调度员王志刚介绍,“智慧交通系统”通过各种数据的对接,能够实时获取客流数据,并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客流等数据,还能根据客流变化迅速启动不同级别的预警,从而为旅客精准提供服务。

  出站即口岸。从珠海站出发即可快速到达4个过境口岸,乘客下车后,在站台上就能看到拱北口岸建筑大楼。珠海站副站长梁雪介绍,从这里步行至拱北口岸只需要7分钟。出站后,从进站A口方向步行到青茂口岸,全程花费也就8分钟。

  高铁让大湾区变得更“大”。

  时空距离的缩小,让产业的空间得到了更大拓展。

  大湾区一条条快速轨道架起产业合作的走廊,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腹地也逐步扩大。“和深莞惠等地供应商沟通更便捷,交通运输成本更低了。”广东美晨通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喜微说,赣深高铁开通以后,公司就开始启动了在河源的扩产。

  有了便利的高铁,人才交流、信息流动更加便捷、通畅。“我上班的公司在珠江新城,10多分钟就能到广州东站,坐高铁1个多小时就能抵达香港了。”香港青年、广州睿资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林诺谦经常带着香港的合作伙伴一起到广东看项目、寻找投资机会。

  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一直被视为世界先进湾区的标配。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将逐渐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交的“四网融合”,交通骨架进一步铺展、枢纽支撑进一步强化,势必为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建设提供更充沛的动能、更广阔的空间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