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迎来三周年。3年前,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首批18家企业上市,标志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3年来,创业板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支持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做优做强。3年来,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新上市公司中,近九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超五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推动构建优质创新资本生态。
释放新活力汇聚新动能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三周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作为增量和存量并举的改革,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成功直接推动了全面注册制改革。”广西大学副校长田利辉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形成了包容多元的上市标准,提升了市场效率,推动了创业创新的发展,为我国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契机。有些中小企业通过在创业板上市成了独角兽、隐形冠军,这也吸引了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创业板试点改革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法治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长足健康发展。
注册制改革是一场涉及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的深刻变革。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深圳证券交易所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一本质,推动发行上市全过程规范、透明、可预期,切实把好信息披露质量关,为平稳推进注册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创业板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广,提升板块包容性,既是服务市场之举,也是发展自身之基。创业板不再将“不存在未弥补亏损”作为申请上市的硬指标,增设以市值为基础的上市条件,申报企业可视自身情况灵活选择“预计市值+净利润+营业收入”或“预计市值+营业收入”上市条件,优化业绩指标、同业竞争等发行条件,允许优质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板块包容性显著增强,板块吸引力大幅提升,吸引了多家创新创业企业奔赴创业板市场。截至2023年7月31日,创业板注册制下新申报企业中有69家企业以“第二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申报,21家已注册生效,其中20家企业已经上市。
与提升板块包容性相配套的是,创业板强化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督促各方归位尽责。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王曙光表示:“全面注册制对保荐机构的履职尽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投行应自觉提高站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资本市场改革;持续修炼内功,打造适应全面注册制的核心能力;完善内控制度,持续提升执业质量,发挥好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作用,把真正的优质企业推荐至资本市场上市。”
中信建投证券执委会委员、投行委主任刘乃生表示,投行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看门人”之一,承担着保荐真实、优秀企业上市的责任。“全面注册制对于投行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尽职调查、辅导等环节中,投行需要通过扎实的工作,持续提升发行人的规范运作意识,使优质企业能够内外兼修,充分发现并协助发行人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序推进项目,坚决杜绝‘带病闯关’。”刘乃生说。
注册制改革后,深交所认真落实严把上市企业入口质量关要求,按照能做尽做、循序渐进、依法合规的工作思路,综合施策提高审核质效,着力压降排队企业数量;同时,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坚持质量优先,着力强化板块定位、行业政策、发行上市条件等的审核把关,严把企业质量关,坚决出清问题企业,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目前创业板企业“带病申报,抢跑占位”现象明显减少。
支持创新企业坚实成长
注册制改革以来,创业板企业“高成长”特色日益鲜明,培育壮大了一批聚焦主业、坚守创新、业绩优良的优质企业,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已然成为高成长优质企业聚集地。
“在支持创新方面,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的机会,助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介绍,创业板以服务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特征,助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来看,创业板注册制上市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领域,上市家数分别为75家、52家、51家、47家、43家。上市公司集中领域大多属于“科技”属性偏多的行业,这也凸显了创业板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大力支持。总体来看,当前创业板已经有1家万亿级别企业和12家千亿级别企业,百亿级别企业超200家。未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创业板上还会有越来越多科技创新企业做优做强。
在先进制造领域,创业板上市公司夯实“制造强国”发展基石。截至2023年6月30日,创业板共有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284家,市值合计2.8万亿元,占创业板公司总数和市值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2.3%和23.0%。从细分产业看,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设备、新能源汽车储能与动能装置6个产业大类和25个产业次类。创业板先进制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强,研发投入高,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3%,比深市总体水平高10.4个百分点;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2.0%,比深市总体水平高21.4个百分点;2022年平均研发投入为1.4亿元;平均研发强度为5.3%,较深市总体水平高2个百分点。
在数字经济领域,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创新突破。截至2023年6月30日,创业板共有数字经济上市公司265家,市值合计3.3万亿元,占创业板公司总数和市值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0.8%和26.6%。从细分产业看,包括基础层、服务层、应用层3个产业大类。其中,基础层包括半导体、网络与通信、物联网硬件、人工智能、数字终端5个产业次类,服务层包括大数据、云科技、物联网3个产业次类,应用层包括数字民生、数字金融、数字城市、数字政务、工业互联网5个产业次类。
在绿色低碳领域,创业板上市公司初具规模与特色。截至2023年6月30日,创业板共有绿色低碳上市公司153家,市值合计2.3万亿元,占创业板公司总数和市值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2.0%和18.9%。从细分产业看,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3个产业大类。其中,节能环保包括环保装备、环保材料、环保工程、资源回收及循环再利用4个产业次类,新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水电、核电、其他清洁能源、智能电网7个产业次类,新能源汽车包括整车制造、电池电机及零部件、其他服务3个产业次类。“在创业板资本平台的助力下,亿纬锂能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锂电池平台公司,同时拥有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亿纬锂能董秘江敏说。
推动民营企业量增质升
3年来,创业板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是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为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深圳证券交易所表示,作为高质量民营企业主阵地,创业板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功能作用,持续优化监管服务水平,推动民营企业实现量增质升,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
截至2023年7月31日,创业板有近1300家上市公司,其中民营企业1000余家,占比超80%,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总市值9.78万亿元,占比近80%。其中,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有169家市值超100亿元,占民营企业总数的13%,其中市值介于100亿元至500亿元的有19家,市值介于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有9家,市值超1000亿元的有10家,其中宁德时代的市值已稳定保持在万亿元。
创业板服务民营企业在三大领域特色突出。截至2023年7月31日,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中共有三大领域公司近700家,其中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领域公司数分别为311家、261家、124家,市值合计7.41万亿元,占创业板民营公司总市值的75.77%,2022年实现净利润为1549.18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7.73%和5.10%,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创业板支持下,民营企业研发创新持续深化。2022年创业板民企研发投入 1396.01亿元,同比增长22.18%,整体研发强度为5.28%,与上一年度持平。15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宁德时代投入超百亿元,207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超七成研发资金投入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支持新经济新产业持续发展。
注册制以来,创业板民营企业累计实施重组方案41单,交易金额近420亿元;其中,34单为资产收购,涉及交易金额超350亿元,7单为资产出售,涉及交易金额近65亿元。从并购地区来看,34单资产收购案例中,31单为境内并购,超七成交易目的为横向整合或战略合作,创业板专注境内强链、补链整合并购的民营企业日渐增多。已实施完成的资产收购交易的评估增值率平均为近250%,企业并购价格渐趋理性。
“3年来,创业板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前行,为创新型中小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推动。创业板的开设,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未来随着创业板上市公司队伍的不断强大,期望创业板成为资本市场改革的排头兵,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添砖加瓦,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江波龙公司董事长蔡华波说出了企业的心声。
企业市值注册制次类创业板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